新冠疫情至今仍影响全球教育现场,台湾更在去年五月首次面临到全台停课状况。亚太自学科技品牌 Snapask 时课问携手清华大学学习科学与科技研究所,推出台湾疫后停课首份《 2021 年自主学习白皮书 》,深度剖析后疫情时代的新兴学习模式外,更首度揭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,容易受到师长教学风格的影响,凸显在新型教育型态下,师长的教学方式及如何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成为重中之重。
中学生降低对父母依赖性 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受师长教学风格影响
疫情导致传统学校教育转向实体教学结合线上学习的虚实整合模式,Snapask 时课问去年推出首份《自主学习白皮书》,剖析亚太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,并根据 阶段性自我导向学习模型(Staged Self-Directed Learning Model),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分被动型、依赖型、投入型、自主型等四类,藉由不同风格的教学者引导学习者迈向自主型的终身学习者。
奠基于此基础上,今年 Snapask 时课问再度与清大学科所合作,继续深入与进一步分析教师教学风格与家长教养风格对台、港两地学生的影响。《自主学习白皮书》指出,台湾学生的父母教养风格主要会影响投入型的孩子,对于其余类型的学生并无显着正面或反面的影响;若从教学风格来看,拥有多元教学技巧并能掌握整体教学环境的高弹性教学风格,对所有类型的学生更有明显正面的影响,显示相较父母教养风格,台、港两地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,更容易受师长教学风格影响。
Snapask 时课问创办人暨执行长余佑谦表示:Snapask 自创立以来即重视各国教育发展,今年投入更多资源和心力进行自主学习之研究,期望号召更多学生、家长、教育工作者与关注教育者,共同投入并建立更适合自主学习的环境。本次调查中发现『高弹性』的教学风格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性,这也将是 Snapask 时课问未来培育师资的重要参考与课程相关服务耕耘的方向。
清华大学学习科学与科技研究所所长廖冠智指出,依据调查结果,我们建议教师採取更为多元、高弹性的教学方式,以引导学习行为与表现、探究学习问题为核心,并在善用科技工具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,同时掌握学生进度与问题回馈,诱使学生融入 think-pair-share (独思 - 配对 - 分享)学习活动,藉此达到具备线上线下整合的教学能力。
携手清大学科所进行师资师培训画 带起线上教育转型
因疫情带起线上教育的爆发性成长后,Snapask 时课问综观亚太市场,普遍观察到线上 K12 (学前至高中教育)的线上教学两大困境。首先,在缺乏师长监督的情况下,影片中若以讲述式教学将难以让学生投入课程,其次,观看影片因为缺乏实作、演练会让学生只会记诵知识,而无法培养将理论融会贯通的能力。
为了翻转线上学习现况,Snapask 时课问课程将加入主动式学习教学方法与更多元的学习方式,让学生养成更加投入、主动参与课程的习惯,并藉由类推的迁移能力,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吸收知识、掌握学科的核心能力,做好面对各种挑战的準备。
Snapask 时课问幕僚长苏诗涵说明,自去年高中学科进度课程、新学测冲刺课程上线,以及甫推出的国中会考课程,目前已有破万名学生购课,平均近 60% 完课率,显示学生已养成利用线上课程补强学科概念的习惯,接下来 Snapask 时课问也将持续和清大学科所进行师资培训计画,协助教师发展数位教学与素养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能力,让影片授课老师皆受过完整的训练与演练,才真正进入到线上授课的阶段。
Snapask 时课问在台挹注三亿台币投入内容产製、线上课程师资培育计画,去年在疫情停课间更将高中学科进度、大考冲刺以及学习历程档案课程全数上线,并获得广大师生、家长的迴响,今年三月更率先推出国中会考冲刺班,盼协助国中生在最后会考準备期,利用考前重点整理、精华影片,进行高效率精準複习,全力拚向自己嚮往的学校。